行业动态

行业知识

当前位置:
首页
- 行业动态
- 行业知识

蛋鸡高效养殖的几个方面

更新时间:2018-11-20 15:39:18点击次数:699次

   高效的蛋鸡养殖技术对于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,因此需掌握高效的蛋鸡养殖技术,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,生产出更多优质的鸡蛋。需要做好鸡舍的建设工作,引种优良的种鸡,对蛋鸡分阶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,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。
  1、做好鸡舍的建设工作
   蛋鸡喜静,在安静的养殖环境下可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,如果噪音过大或者受到惊吓,会产生应激反应,导致产蛋量下降,蛋壳的质量变差。因此,在建设鸡舍时要选择相对较为安静的地方,没有过多的往来车辆。同时还要场址地势高燥,采光和通风良好,排污方便,附近的水源充足。鸡舍的修建方向要根据地形来确定,以保证最佳的通风和采光效果。另外,鸡舍要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,与化工厂、屠宰厂等污染源,利于防疫。但是鸡场的附近要交通方便,便于饲料的采购、鸡蛋出售和引进鸡雏。
  2、引入良种蛋鸡
   在蛋鸡的养殖生产中,其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主要是由品种决定的,驼常蛋鸡的体型都较小,后躯较为发达,肌肉结实,羽毛也较为紧密,活泼好动。实际的生产中常根据蛋壳的颜色将蛋鸡分为白壳蛋鸡、褐壳蛋鸡、粉壳蛋鸡、绿壳蛋鸡等。目前黑龙江地区生产的主要为褐壳鸡蛋、褐壳鸡蛋和粉壳鸡蛋为主,其中褐壳蛋鸡的品种主要有海兰褐蛋鸡、罗曼褐蛋鸡等,白壳蛋鸡品种主要有罗曼白、京白、航鸡,粉壳蛋鸡品种主要有京粉、伊利莎粉、尼克粉等品种。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,本场的养殖实际以及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蛋鸡品种。
  3、分阶段饲养管理
   蛋鸡不同的阶段对营养的需要以及饲养管理的要求是不同的,并且蛋鸡的采食量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最主要的是体重、产蛋率、环境温度等,在饲喂时需要根据该品种的饲养手册,并根据蛋鸡实际的健康水平以及生长变化来确定。因此养殖人员需要了解蛋鸡的生长规律和产蛋规律,并根据体重的增长和产蛋量的变化来调整饲喂量以及饲养管理方法。蛋鸡养殖需分阶段饲养,可分为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。
育雏期是指0~6周龄的蛋鸡,这一时间的蛋鸡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,极为敏感,并且身体的各项器官和功能都处于发育过程中,抗病能力差,易感染疾病,发生死亡。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,对于新引进的雏鸡,或者刚出壳的雏鸡要适时的开食和饮水,先饮水再开食,适量的饮水可以影响到雏鸡的新陈代谢、体温调节、消化功能等。在饮水时可在其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。雏鸡开饮后即可开食,可以饲喂雏鸡大小约为2mm的颗粒料,预先用开水烫软,让雏鸡自由采食,一般每天喂3~5次。
   育成期是指7~18周龄的蛋鸡,这一阶段蛋鸡的各项器官和功能的发育正不断的完善,羽毛也逐渐的丰满,体温调节能力较强,消化系统也发育完全,采食量逐渐的增加,体重的增长也较为稳定,性器官的发育开始加快,抗病能力较强。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维持整个蛋鸡群体的均匀度,使至少80%的蛋鸡的体重保持在标准±10%范围内。因此这一阶段要对蛋鸡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,蛋鸡在此阶段主要增长的是肌肉,脂肪的沉积也在不断的增加,对日粮中蛋白质、能量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逐渐的减少,因此在配合饲料时可以多加一些粗饲料,可通过合理的限饲加上科学的光照管理来控制蛋鸡的体重,以避免蛋鸡出现过肥或者过瘦的现象。
   在整个育成期要定期的给蛋鸡称重,以了解蛋鸡的体重情况,便于控制鸡群的均匀度,一般每周称重1次,将称得的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对比,从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饲喂量。虽然育成期的蛋鸡较育雏期蛋鸡的抗病能力强,对饲养环境的要求也相对的较低,但是同样要加强环境的管理,尤其是温度,当鸡群转入育成舍后,要逐渐的降低舍温,以免鸡群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。
   产蛋期是指19周龄以后的蛋鸡,按照产蛋量的多少又可将这一时期细分为产蛋前期、产蛋中期、产蛋后期。通常在产蛋前期就应该逐渐的增加饲料中钙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的含量,然后到了产蛋后期再逐渐的减少。在产蛋高峰期,蛋鸡的产蛋率高,对营养的需要量增加,此时应给予蛋鸡充足的营养,同时提供适宜的光照刺激。到了产蛋后期,产蛋率开始下降,则要控制饲喂量,以免蛋鸡体重过肥,控制蛋鸡体重的增长,以保持蛋鸡良好的生产性能。
  4、加强疾病预防工作
   蛋鸡的养殖经济效益除了与品种、饲料营养、饲养管理以及环境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关系,还与这个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关系密切,如果鸡场的生物安全做的不到位,极易引起鸡场发生重大疫病,而导致蛋鸡大面积的死亡,从而给蛋鸡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因此蛋鸡养殖需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,加强疾病的预防。加强养殖场的卫生清洁与消毒工作,合理的对鸡粪以及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。要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制定免疫程序,再根据免疫程序严格的接种相关的疫苗,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。




*版权免责声明:本网站发布文章及图片源自网络新闻,版权为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权益,请联络我们删除。


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